第四百一十章 其中恩怨(2/5)
但是那个时候也只是怨怼,毕竟她也做不了什么。只是江家态度这么明显,村里人本来很多就不喜欢她,这下子更是彻底忽视她。
那些妇人更是耳提面命自家年轻适婚的儿子不要去跟白诗雨搅到一起,甚至还使出了一些比较激烈的手段,又接连定亲,让这部分青年躁动的心稍微冷却了下去。
帮白诗雨干活的人就少了,她暗恨,却也没什么办法。
直到她后来看到下放到牛棚的赵老头和他孙子,意识到也许这就是自己的契机,所以想尽办法对赵老头祖孙俩百般讨好,但不说已经有了江三妹珠玉在前,赵家祖孙俩也不是傻的,白诗雨眼睛里的功力太过明显,他们自然不会接受。
这里也走不通,最关键的是,白诗雨自己本人也没那么多的积蓄,看怎么都打动不了赵家祖孙俩,又看他们也就是在牛棚里,根本回不了城的样子,白诗雨便也渐渐放弃了。
不过放弃归放弃,她心里还是怨恨赵家祖孙俩不给她面子,反倒是对江三妹和颜悦色,所以很是编排了一些话。
不过幸好白诗雨自己作死,很快就把自己搞出了大新闻,盖过了这件事。
什么大新闻呢?她居然跟隔壁生产队的一个小混混厮混了一晚上,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抓到的时候,衣衫都没穿整齐!白生生的胳膊大腿都让人看了个清楚明白!
这还幸亏他们这里没那么严,对于搞破鞋这种事儿不像外面要拉出去**,不然白诗雨只怕会更惨。
当然,白诗雨也不是那种轻易服输的人,当时还嚷嚷着要告那个小混混强奸,把事情闹得更大了。
她就像是一棵想要回城的坚强的小草,任何事情都不放过,抓住机会就想谈判——没办法,知青背井离乡上山下乡,尤其是女知青,其实很容易受到一些无知愚昧村民的侮辱,这种事情在这几年间发生的不少,有的人认了,有的人却性子烈,闹了上去。
继续阅读
就在去年闹出了一个女知青被那啥后自杀的,事情闹大了,那个地方的相关领导干部全都遭了殃,而那个女知青的家人得到了补偿,分散在各个地方插队下乡的兄弟姐妹都被安排了工作。就连同批女知青,也都受到惊吓允许回城作为安抚。不仅如此,上面还给出了批评指示,对这种事情要严加处理,绝不姑息!
白诗雨也不过就是想到这种事情,想要以此谈判。
然而,人家是真惨,她白诗雨,就算是真被那混混算计的,也是真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是应了那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