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节 自驾游(2/5)
人类对于精美物品是缺乏抵抗能力的,这是一种天性,是对智慧的隐性崇拜。
70年代后期,只服务外国人、外交官和政府官员的友谊商店开业,当时里面售卖的是花生酱和好时巧克力,还有美国冰箱和洗衣机。
由于只接受外汇兑换券为货币,所以“守卫会阻止任何貌似中国人的人进入商店”。即便是这样,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在店门外窥看,寻找着能进去逛一逛的机会。
再往后到了80年代,进入国内的日本家用电器就开始被彻夜排队购买,再往后消费升级,人们又开始追逐大哥大,豪车,肾机,加拿大鹅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带有高附加值的商品除非物理隔断,否则就一定会被相对落后地区的人群追捧,这种趋势是无法被意识形态或者敌对情绪所阻止的。
金将军穷成那样,每年照样要进口敌人几亿美元的奢侈品用来发给劳动党高层当初艰苦朴素那是因为没见识,真有了见识,不发试试看?
扯远了,故事说回十七世纪的卜老爷。
卜老爷尽管在意识形态方面同样反动,很仇视曹氏集团,但这并不妨碍他老人家将这次带来的银子统统送进“曹家人”开设的商店里。靠着入关时办理的对公签证,参观团在赤大街一路疯狂消费,把一些既缺钱又缺购物手续的小商人羡慕地口水直流。
到了晚上回去酒店,卜老爷主仆三人对着满屋的商品一算账好嘛,连同老爷自家带来的银子,还有出差预支的公款,再加上妇人小姐托付给下人的私房购物款,总数两千七百多两的白银一下午时间就被花了个七七八八,可谓是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
“明日请柜上的人来,办那个嗯,顺风托运。”事已至此,卜老爷只能一边让小厮揉脚,一边苦笑着吩咐长随他现在对那份旅游指南已经是深信不疑了,上面既然说托运货物安全又稳妥,易碎品还附送额外的芦絮包装,那他老人家当然不会再费心自己运行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