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汉末独行

第二百六十一章 洛阳(2/5)

目录

被封为鄄城侯之后,曹植不想这么快离开,毕竟在安乡刚刚稳定下来,就再次离开,实在是有些过不去了。

不过这不重要,三百名曹丕麾下最精锐的虎卫军,在许褚亲儿子许仪和被曹操一直养在府里的典满两个人带着,直接将他给堵住了,两个年轻人铁青着脸问道,“您是自己动,还是躺好了我们帮您动!”

被这一幕弄得生死两难的曹植选择了屈从,磨磨唧唧的离开了安乡,然后赶去青州的鄄城。

但是这个时候,有传言说是有人再次在曹丕的面前给曹植求情了,不是他们的母亲卞太后,而是曹丕的皇后甄宓!

这件事是真是假没有人知道,但是众人都知道的是另外一件事。

曹魏的皇后,曹丕曾经最钟爱的妻子,再被曹丕冷落许久之后的黄初二年,死在了洛阳的宫中,她生前最喜欢的儿子也差点被杀死,若非是后面的郭皇后苦苦求情,用自己的性命将他保了下来,现在甄宓已经绝后了。

而且最扯淡的是,在黄处二年六月,甄宓被曹丕赐死,然后黄初二年七月,曹植再次被曹丕赌气一样的迁徙,但是这一动却是让他安稳了许久许久的时间。

而且在黄初三年四月,曹植因为封地为鄄城这件事,再次回到了洛阳,然后被封为了鄄城王,而他也应该是这个时候得到了曹丕赐死自己皇后甄宓的事情。

然后他干了一件很任性的事情,黄初三年四月, 曹植回到鄄城的途中,再次有感而发,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

虽然最后官方给出来的答案是,在《洛神赋》之中,曹植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但是咱们放弃这个说法,《洛神赋》写了什么,那就是写了他曹植看见了一个贼漂亮的妞,然后对那个大美妞一见钟情(见色起意),结果曹植每天都对那个大美妞爱恋,迷恋乃至明目张胆的求爱,最后失败了。

这些话让他哥哥曹丕看都了之后,曹丕会怎么想?曹丕的脑子会炸了的!

(黄初二年六月,甄宓被曹丕赐死,这是实打实的一件事情,但是很多人说的都是郭皇后弄死的甄宓,但是这个说法,作者十分的不认可。

首先先说甄宓之前的种种也就不说了,甄宓的儿子曹叡的身份,那也是说过了。

但是换句话说,就算是甄宓之前的种种谣传都是假的,但是甄宓有一件事是真的,他是死在黄处二年六月,甚至对于这件事,三国志里面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载。

《三国志·方技传》文帝问宣曰“吾梦殿屋两瓦堕地,化为双鸳鸯,此何谓也?”宣对曰“后宫当有暴死者。”帝曰“吾诈卿耳!”宣对曰“夫梦者意耳,苟以形言,便占吉凶。”言未毕,而黄门令奏宫人相杀。无几,帝复问曰“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人追使者不及。

史书或多或少都会为他遮着丑闻,不过遮住归遮住,还是不难看出来,曹丕为了赐死一个皇后,那也算得上是费劲了心思,毕竟和他后面的郭皇后相比,甄宓大小也算是一个世家女。

而且诸位请看,三国的战争说白了就是世家和寒门,无论是哪一路的诸侯,无论是哪一个势力或者朝堂,都是世家和寒门或者说某两个势力在不断的交锋。

西川刘氏下面的,益州势力和荆州势力的交锋,还有东州人士穿插其中等等,这是一个标准。

然后江东就是江东本土的四大世家以及各路小诸侯,和孙家的交锋,之后孙家收到了外来势力,也就是淮南淮北方面的人脉和兵马,这才开始了江东的基业。

至于曹氏,那是最扯淡的,他们的朝堂那就是赤裸裸的寒门和世家的交锋,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曹氏的朝堂之中,他们的心胸和气魄是最大的。

从曹操时期的麾下双谋并立,到后面的五大谋士无一不说明着这件事,双谋并立就是寒门之中的戏志才和世家之中的荀文若。

很明显双谋并立的时候,戏志才死得早,不过戏志才死了不重要,临走之前各种交易之下,郭嘉出现在了曹操的面前,同时也得到了曹操的最大的信任,然后两个人慢慢发展成为了五大谋士,以及寒门世家双向争锋。

程仲德是寒门之中的老成持重的那是一定的了,贾文和虽然不声不响,而且岁数和程仲德差不多大不说,他也是天下有名的寒门谋士,再加上一个曹操麾下最信任的郭嘉郭奉孝!

虽然世家之中也算是有着荀家的叔至,一个荀文若,一个荀公达自然也不比任何人差,但是整体来说寒门的势力当初要强过世家的。

但是这个具象慢慢的就变了,世家越来越强了不说,荀家叔至之后还有和他们同一个时代的钟繇,司马防等人,还有比他们小上一些的各个世家子弟。

陈群,司马朗,司马懿,贾逵,邢颙等等等等,而寒门之中,在郭嘉死后几乎陷入了绝境之中了,哪里还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人来,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让人尴尬的事情。

从曹操到曹丕,寒门能够称得上是人物的就只有这么几个人,老臣卫尉程昱,太尉贾诩,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什么人物,张既最后到顶也不过就是一个凉州的刺史,梁习也不过就是一个并州刺史,位高权重也好,不过如此也好,就看各位怎么想了。

之后无论是苏则还是杜畿等人,那也就是到此为止,直到他投靠了世家,三代之后确定了世家身份之后,他们杜家才变成那般势力。

至于曾经寒门天下的将门,在曹魏的末期,那都成了什么玩意,寒门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可能性了,甚至可以说,托了曹丕麾下的世家,和那二百五的曹叡的福,曹家的天下,就已经慢慢的变成了世家的天下!

司马家能够取代曹家,甚至于最后完成一次堪称神迹的三国归晋,与其说司马家一门三代人的努力,不如说是世家一共将近五百年的努力换来的!

从大汉开始的世家豪门为猪狗,每一个外派的能吏到达郡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死那里的世家和豪门!

然后打土豪分田地,顿时全郡上下都其乐融融,快乐无比!

这么多年来,从西汉的如待宰的猪羊,变成了东汉时期的能与皇帝共天下!

最后在三国末期终于走向了他们真正的巅峰时期。

在他们巅峰的时期,没有人能够动摇他们的根基,除了他们自己的内部!

外戚,內侍甚至强大的宦官,都无法和已经完全强大起来的世家相抗衡!

所以说,曹丕在黄初二年做的那件事,并不是单单逼死一个手无寸铁,无关紧要的皇后甄宓,而是他彻底的惹怒了世家!

中山郡无极县的甄家,虽然她们家算不得什么显赫名门,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世家。

魏后妃之家,虽云富贵,未有若衰汉乘非其据,宰割朝政者也。鉴往易轨,於斯为美。追观陈群之议,栈潜之论,适足以为百王之规典,垂宪范乎后叶矣。

这就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用来形容甄宓所在甄家的话,完全能够看出,这真的是不简单。

甄宓先祖甄邯,官至太保后承,后被王莽拜为大司马,封承新公。

甄丰,奉车都尉,迁光禄勋,少傅左将军,拜大司马,封广阳侯,广新公。

甄寻,侍中,京兆尹。

之后到她父亲的时候已经完全落寞了,但仍然是一个上蔡令,还被封了安城乡敬候。

可是黄初二年,世家出身的甄宓甄夫人,被他的丈夫曹丕赐死了,儿子也险些被杀。

这些以后,曹丕确是立了郭皇后为皇后。

郭皇后或者说郭女王,虽然也算是家中时代为官,但是不过都是一群郡县之吏罢了!

而且自幼父母双亡,她的长兄死的也算是很早的,这种条件根本也够不到世家的原则。

所以说,将世家出身的甄宓赐死,换成了家境普通甚至就是寒门的郭女王,这本就是一个挑衅。

之所以说这是挑衅,而不是说郭女王有意陷害甄宓,是因为这个女人的人品相当不错。

虽然曹叡已经很努力的在抹黑自己的这个养母了,郭女王的亲戚也真不怎么样。

但是郭女王的人品也的确是对得起曹丕对他的信任和宠爱。

《魏书》“后常敕戒表、武等曰‘汉氏椒房之家,少能自全者,皆由骄奢,可不慎乎!’”

《魏书》“后自在东宫,及即尊位,虽有异宠,心愈恭肃,供养永寿宫,以孝闻。是时柴贵人亦有宠,后教训奖导之。后宫诸贵人时有过失,常弥覆之,有谴让,辄为帝言其本末,帝或大有所怒,至为之顿首请罪,是以六宫无怨。性俭约,不好音乐,常慕汉明德马后之为人。 ’”

《三国志·卷五》“五年,帝东征,后留许昌永始台。时霖雨百余日,城楼多坏,有司奏请移止。后曰‘昔楚昭王出游,贞姜留渐台,江水至,使者迎而无符,不去,卒没。今帝在远,吾幸未有是患,而便移止,奈何?’群臣莫敢复言。”

《魏略》“文帝以郭后无子,诏使子养帝。帝以母不以道终,意甚不平。后不获已,乃敬事郭后,旦夕因长御问起居,郭后亦自以无子,遂加慈爱。文帝始以帝不悦,有意欲以他姬子京兆王为嗣,故久不拜太子。”

从这些事情中看,郭女王胆大心细,知道自己丈夫要什么,想要干什么,能够干什么!

她家中亲戚不多,而且也的确是都非常的不靠谱,仗着曹丕宠幸郭女王经常干一些不要鼻子的事情。

不过这些人一直被郭女王压着,不让她的这群亲戚能够手握实权,让他们的祸害最多也就到恶心自己的地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偏执霸总老想独占我 绝世至尊奶爸 魔法学渣 诸天重生 山海阴阳录 自律神豪 时光何时能停留 皇玉之谜 君之剑域 万界第一当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