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围杀(二)(3/5)
有了这个保证,众多文武大臣自然不会再阻止他这件事了。
“陛下!”蒋琬作为丞相府的长史,立刻就站了出来,“皇思夫人乃是陛下亲生母亲,有一个身份那是自然!”
“陛下说的正是!”又一名大臣二话不说的跑了出来,“皇思夫人苦苦支撑家族后院,可谓是考虑甚好…”
“臣请陛下下旨,追封皇思夫人为昭烈皇后!”
“臣也附议!”
众多大臣在看懂了刘禅的想法之后也就不再害怕了,追封一个生母罢了,又不是要干别的,一个皇后的位置,无可厚非,毕竟现在活人还是吴太后,这么做刘禅其实还是很仁义的。
看着众多大臣都同意了自己的说法,也不阻拦自己,刘禅也是长长的送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他们阻拦自己,最怕的就是那些重臣再次告诉自己一堆仁义之道。
现在看着那些大臣们,并没有那么的反对,而且西川派系的重臣因为吴太后还得到了自己应该得到的,也没有多和自己纠结,所以刘禅的心也算是落了下来。
刘禅初登大宝,满朝文武无人再反对。
刘禅登基之后并没有大肆的分封功臣,没有和朝臣们争权夺利,而是继续保持着自己一贯的低调作风,只是说了一些家事,剩下的所有事情都交给了大臣,所有的分封都说要等待他的丞相诸葛亮。
章武三年,也就是刘禅登基之后的建兴元年五月,诸葛亮携带众多大臣文武,以及刘玄德灵柩回到了成都之中,见到了已经成为了蜀汉第二代皇帝的刘禅。
互相拜见之后,刘禅也终于对众多文武重臣做出了自己的安排。
“尚书令李严受先帝托孤,乃是朕之肱骨,加封中都护,统领内外诸多军事,坐镇江州永安!”
不管李严的人品如何,不管李严的能力如何,也不管李严对他的态度如何,至少这个托孤重臣,又是益州一脉的领头羊之一,总是要给他些许认可和好处的,而且分封其他臣子文武可以交给丞相诸葛亮,但是李严等人的却是不行。
说句难听的,就算刘禅将这个权利交给了诸葛亮,他都不敢接下来,酒就凭他现在的能力和威望,他还差点。
“李严将军加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这就是爵位了,到这里也就是结束了他的封赏。
下面的众多朝臣以及诸葛亮等人都没有任何意见,前者就算没有刘禅的封赏也相差不大,先帝刘玄德托孤的时候就是一文一武,至少现在诸葛孔明还是没有资格去拿军权的。
封赏完了李严之后,刘禅讲目光转向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是他的相父,也是他的肱骨,未来的日子里,若是不出意外,他将是蜀汉的第一重臣和权臣,自己和他的相处就会成为蜀汉未来的走向了。
“相父诸葛孔明,先帝将朕托付于丞相,希望相父不吝赐教!”刘禅先是十分谦卑的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他承认诸葛亮是自己的相父,也承认先帝的托孤,这就是一种态度,现在他会全力的支持诸葛亮。
听到了刘禅的话,众多荆州一脉的臣子,也是看向了刘禅的眼神之中变得柔和了很多。
“臣诸葛亮,定然不辜负陛下与先帝的重托!”诸葛亮在刘禅之后也作出了自己的回应。
陛下与先帝,这个顺序很重要,诸葛亮想要告诉刘禅自己没有用孝道和先帝压人的意思,在他的心中刘禅比故去的刘玄德更加的重要。
很明显,刘禅那微微露出来的笑容说明他听多了这句话。
“丞相诸葛孔明,加封武乡侯!”刘禅先是和之前加封李严一样,先给他定下来爵位,这是让他和李严平起平坐,不会低人一头,“许其开府之权,领益州牧, 统领内外政事!”
既然给了李严统领内外军事的权利,那么这政事就给了诸葛孔明,凭借诸葛亮的手段,应当能够和李严李正方相抗衡。
“臣,叩谢陛下!”
看着已经接下来任命的诸葛亮,刘禅的心也是略微安定了一番,剩下的就是些许重臣了。
“征南将军,中护军赵云何在!”结束了两个托孤重臣之后,就该是自己的靠山和心腹了。
刘禅的身边虽然有很多人,霍弋,张绍以及张苞等人都在其左右,杨洪等谋士也为他出谋划策,还有自己的太子卫率护卫,但是真正让他感觉到安心的还是那个中年人,赵云赵子龙。
“末将在!”赵云还是有些年级大了,虽然身手还是依旧那么的矫健,但是年过半百的事实仍然让这个老将的脸上身上带着浓浓的岁月痕迹。
“子龙叔父两次救朕于危难之中,不可不赏,今日封子龙叔父为镇东将军,永昌亭候!”
赵云的封赏倒是看上去很是平淡,也就是一个封侯罢了,但是那句“叔父”却是让很多人心中都凛了一下,这是威视。
“末将叩谢陛下!”
和其他人看到的不一样,诸葛亮在乎的不是那个叔父,诸葛亮在乎的乃是那个镇字!
四征四镇都属于二品之列,他们看上去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众人都忘记了,征只是随军征战,但是镇却是坐镇一方。
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西川的东方就是由赵云坐镇了,这不是什么提点,只是想要告诉重臣,赵云乃是陛下的心腹,为他坐镇中央,守护西川的基业。
“传奇时代最后的一个人,果然还是西川的基石啊!”诸葛亮的心中不由的想到了这句话。
现在的天下有着很多人,也有着很多的人才,天才。
但是现在的天下却是不能说是最好的时代,无论是西川那里出人头地的自己,亦或是中原的曹真还是江东的陆逊。
这些人不过就是厉害罢了,和当年的那个传奇遍地的时代相比,他们整体差的太多太多了。
当初那个时代的余孽,贾逵,张既这些曾经都算不上什么一线的人物,现在都是一方刺史,田豫这种勉强跟上脚步的都是边疆之神,徐晃和张合也是一方大将,江东的张昭都是江东的隐相,而西川现在也只有一个赵云了。
这应该就是当年的那个时代剩下不多的妖孽了。
“镇北将军魏延!”之后能够和他们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一个魏延了,“加封都亭候!”
对于魏延的封赏倒是十分的简单,其他的暂且不说,魏延这么多年坐镇汉中,说好不好,说坏不坏。
哪怕是现在他都没有生出一丁点不轨的心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了,但是毕竟这几场大战他都没有参与,倒也没有办法再次加封,给他加封爵位这就也算是让他感到安慰和放心了。
之后的封赏,便交给了诸葛亮了,剩下的人也没有什么需要刘禅亲自开口的了。
“将军吴班,战功卓越,进位后将军,受封安乐亭侯。”
和刘禅一样,对于下面官员们的封赏第一个就是此次出征表现的最为耀眼的吴班,不但是将帅之才,更是益州之人,而且还是太后吴氏的家族兄弟,这也是安抚益州官员躁动的心。
“关中都督吴懿,加封都亭侯!”
“益州从事杨洪,平定叛乱卓有功勋,升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加封关内侯!”封赏了吴家兄弟之后,剩下的就是杨洪这种刘禅的心腹了。
诸葛亮当然知道杨洪是谁,不过他对于这些不在意,他想要当权臣,因为他想要做成一些事就必须当权臣,但是他可不想篡位。
所以对于刘禅的这些心腹,他没有丝毫的在意,甚至不吝封赏,既然赵云都变成了镇东将军,那么杨洪成为蜀郡太守,也能让刘禅更加的放心了就。
“廖化千里独行投奔先帝,忠孝两全,升任丞相府参军!”益州诸多将校封赏大部分是朝中的官职,但是到了荆州一脉,诸葛亮却是没有在给他们朝中的官职,而是直接将他们收到了丞相府之中。
在他回来之前,赵云已经找过他了,向朗等人干的蠢事他也已经知道了,这群家伙倒是真的干的出来,若非是赵云告诉他刘禅无碍,恐怕诸葛亮当天就得被他们活活的气死在路上。
一群被利益和权势冲昏了头的家伙,让诸葛亮彻底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是不想日后西川皇室和荆州派系不死不休,那么从现在开始,他就必须将这些人收到自己麾下,好生调教。
若是不压制着他们,他们必定会出现大乱。
至于廖化等人,他这是需要给自己的丞相府引进更多的人才,同时也需要给那些人一个警示,告诉他们,若是他们再敢认为自己就是那么的独一无二的,他不介意先一步将他们都扔出去!
之后的封赏就没有什么需要多说的了,大多数都是一些刘禅压根就不关心之人的封赏,无论如何,下面的这些人,绝大部分都会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面,成为各种斗争的工具。
他才十七岁,他的时代还没有开始。
朝会散去,众多朝臣拜别了刘禅,成群的各自离去,而刘禅也直接带着自己贴身的小黄门也回到了后宫之中。
此时后宫之中有的都是先帝的妃子还有自己的嫡母吴氏,这些人都已经被刘禅安排妥当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