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的局势(1/5)
高迁和石建两个人听到了曹真的话语之后都是不约而同的有些懵了。
他们两个也不知道自家的这位上军大将军这是怎么了。
难不成还有什么事情让他都感觉到了害怕不成么?
曹真作为一员在中原大地上征战二三十年之久的老将了。
他是真正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毫不色变的那个上军大将军,那个曹家的精锐,那个纵横天下的曹真曹子丹。
但是他们两个人可以发誓,刚刚他们眼中的曹真,那就是害怕了!
不过此时两个人也顾不上什么去纠结曹真是不是真的害怕了,也顾不得曹真是不是真的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既然上峰命令自己去找曹仁将军,那么他们此时趁着自己还有机会去到曹仁身边,当然要最快速度冲过去。
“末将遵命!”两个人几乎异口同声的大喊了一声。
“你们记住,速去,速去,动作一定要快!”
这就是曹真对他们两个的交代,而他们也就是要用尽一切的办法,在大战开始之前来到他们的前任主将曹仁的身边。
“末将明白!”石建再次大吼了一声,然后朝着曹真躬身行礼,“上军大将军大可放心,若是我等不能保护好曹仁将军,那便将我二人的头颅拿了下来便是了!”
看着这两名曾经曹仁麾下最为悍勇莽撞和最为机灵的两员大将,曹真的心里也算是稍稍的放松了一些。
“莫要多说了,尔等快去吧!”曹真一句话,便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本部士卒,然后快速的抄小路朝着濡须口战场上而去。
看着他们两个人飞奔而去,曹真也努力的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刚刚听那斥候禀报,曹仁看上去是一路顺风的局势,但是实际上他已经有些太过于骄傲自大了,而去那濡须都督朱桓,在曹真的眼中似乎还有这些许的诱敌深入。
就算那朱桓乃是一个傻子,那他身边的那些人难不成都是傻子不成。
虽然说朱桓的身边和那曹仁身边一样,都是一批名气不显的家伙。
骆统,严圭,周邵或许他们未来可期,但是现在至少那是真真儿的相当没有名气的。
可是就算他们再没有什么名气,能够被孙权将他们扔到朱桓的身边,一起抵抗曹仁,这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他们的能力不会差,至少在孙权他的眼中一定是这个样子,若是真的就小看了他们这群人,这是要人命的!
而且现在在曹真的眼中,曹仁此时就是完不将他们放在眼中了,曹仁现在的这幅模样,那就是十足十的目中无人了。
兵分两路,一路攻打濡须城,另外一路竟然是要直接在驻扎在濡须的江东水军的环视之下,直接攻打中洲,这种事情别说他们这群人,便是曹真和曹休麾下所有人加一起都不敢这么干。
至于为什么,这个太冒险了,太冒险了一些!
一想到这里,曹真的脑子就不由的有些发胀,此时他觉得他对于江东的这些人实在是太过于陌生了。
和他在江陵对战的那个朱然就是一个惊喜,当初他敢于直接攻打南郡的中洲坞堡,说白了就是他知道诸葛瑾不是自己的对手,潘璋和韩当等人都是老将,大家到底什么水平,谁都知道谁。
所以知己知彼之下,他一个人算计了南郡所有的江东大将,不但占据了中洲坞堡,让所有驰援江陵的众多江东士卒都无法奔赴江陵了,同时也让江陵直接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个时候,本来曹真的打算真的是将江陵这座重镇直接拿回来,然后从江陵,新野再次构建防线,这样的话,他便能够让夏侯尚用十年的时间慢慢的蚕食荆州。
只不过,最后他小觑了朱然这个家伙。
在此之前,他对于朱然的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唯一让他知道的那就是在建安二十二年,他的义父曹操直接带着大军兵出濡须口,然后朝着江东进攻的时候,朱然曾经在大坞以及三关屯备军,不过到最后他都没有动手,所以曹真也不知道他的能力。
后来再知道他,就是对战关羽了,朱然和潘璋两个人斩杀了关羽,这件事一度被闹得沸沸扬扬的,很多人都说江东出名将,但是那场战斗在曹真看来,颇有些不光彩罢了,就和当初周公瑾被曹仁将军击败一样,凭借的不是双方的能力,中间影响他们胜负的因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但是当文钦将那个校事府的“判官”带回来的情报拿到手里之后,他就彻底放弃了围攻江陵这件事,或者说,至少他放弃了这件事。
在“判官”的情报之中,有着详细的江东南郡众将的信息,除了韩当,潘璋,诸葛瑾这群老将之外,还有的就是朱然这个让他头痛不已的家伙的所有信息。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校事府的情报能力是真的很厉害,从那封请报上,他几乎能够看到朱然的过往一切。
兴平元年,当时还是叫做施然的小家伙被收到了朱家的门下,然后改名字称之为朱然,为了让他改变姓氏,上至孙策,下至丹杨郡诸多官吏都要用羊酒为礼,招待施然,这才让他决心改变姓氏。
从进入朱治身下之后,便一直跟在孙权的身边,和孙权一起,收到最正统的教育,也是最好的教育。
建安五年之后,孙权承继孙策统领江东,任命朱然为余姚长。后又被任命为山阴令,加折冲校尉,带领着足足五个县的兵马和政事。
但是仅仅是这个还不够,朱然在江东颇有治军之能,这让孙权十分的竟然,然后在短短的数年之间就彻底的进入了江东众人的实现之中。
孙权对他的才能感到惊讶,分丹杨为临川郡,以朱然为太守,并且允许他募兵马两千,这已经算是极大的殊荣了。
而他也没有辜负孙权,那个时候的临川郡正好赶上了山贼横行,百姓民不聊生,那些山贼往来呼啸,不断的在临川郡之中杀人劫财,然后等到江东大军出动的时候,他们就遁入山林之中。
但是朱然在接管了临川郡之后,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将那些山贼或招降,或剿灭,或驱逐,总之他只用了一个月就直接将这个祸患给平定了。
(《三国志》:然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馀姚长,时年十九。后迁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臣松之案:此郡寻罢,非今临川郡。授兵二千人。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
之后就是建安二十二年,他第一次从江东内地转到对外征战上,也是第一次带领士卒对阵他们曹氏。
虽然他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公绩,但是他却是得到了认可。
也就是从这里,曹真才算是看明白,江东为什么让他感觉这么的怪异,并不是因为江东没有名将却是能够生存这么久,而是因为孙权真的很能够隐忍。
别人都恨不得将他们最强壮的士卒,最厉害的名将放到边疆,从而震慑敌人,但是孙权偏偏返其道而行之,仗着长江直接将江东变成了与世隔绝之地。
不仅仅如此,他还在江东,用那些山越和山贼以及黄巾余孽大型练兵,讲各个他认可的将领扔出去,然后不断的用那些人历练他们,直到他们足够优秀了,他们才会被放出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双方已开战,突然出现了这么一群家伙,江陵守将朱然,濡须都督朱桓,还有这个在自己不远处的,差点就生擒了刘玄德的孙桓。
这群或年轻或年老,但是都没有什么名气,偏偏还颇有些手段的将领,就这么一个接着一个的冒了出来。
此时曹真可以保证,那个正在攻打濡须城的大司马曹仁,绝对是没有看过有关于江东众多将领的任何情报,否则他绝对不会如此大意。
凭借孙权的眼光,他绝对不会真的放一个籍籍无名,并且没有任何能力的家伙,去防范濡须这个重要之地的。
“文钦!”曹真此时能够想到也只有文钦了,“你想办法联系到你身后的那位判官,本将有要事要问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