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汉末独行

第二百二十五章 曹氏换天(1/5)

目录

申家的琴声飘扬了足足一个晚上,申耽也在那里一身素衣青衫,一抹简单的束发,就这么弹琴弹了足足的一个晚上。

在第二天的清晨,申家的大门也再次打开了, 这次申家的大门算得上是完全打开了,而拦在众人面前一动不动呆立了一晚上的申家管家,也终于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让开了自己的脚步。

已经等候了足足一个晚上的夏侯尚,恶狠狠的瞪了一眼那年迈的老管家,然后才在大军的簇拥之下走进了申家的大门。

而韩龙和蒯蒙则是对视一眼之后先让费齐等人带着弟兄们将那粮仓控制好!

做完了这件事以后两个人才对视一眼也走了进去。

当韩龙两人进去之后,夏侯尚已经毫不客气的坐到了主座上,脸色依旧还是那样的难看。

“韩龙大人!”看到韩龙进来之后,夏侯尚这才恢复了自己的理智,就连说话的语气也舒缓了很多。

“征南将军!”韩龙和夏侯尚见礼之后也很不客气的做到了夏侯尚的下首位,再加上韩龙身边的蒯蒙,他们三个人完美的解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喧宾夺主!

“几位大人!”申仪还没有来得及开口,一旁素衣青袍的申耽就一把拉住了自己的弟弟,率先开口说到,“如今也没有必要再客气寒暄什么了,某家就想知道,我申耽日后会在哪里!”

夏侯尚看着一副随和模样的申耽,也是看不出半点昨日那么狠辣的样子。

“韩龙大人,关于申家的事情,本将知道的并不算多,还是韩龙大人说吧!”夏侯尚很痛快的将这件事交给了韩龙,自己当一个看客。

“那某家就不客气了!”韩龙倒也没有如何的推辞,朝着夏侯尚拱手点头之后,便将目光转向了申家兄弟。

“奉魏王令,申耽虽有投降之嫌,但迷途知返乃是大善,如今去其上庸太守职位,免除其员乡候之爵位,改封怀集将军,令其徙居于南阳郡,即日出发!”

本来只是有些伤感的申仪听到自己大哥不单单是免除了所有的军政大权,更是连上庸都不能再呆了,顿时脸色就变了!

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张口,他的哥哥申耽就再次将他拉住,然后朝着韩龙等人拱手行礼说到,“末将,尊魏王令!”

看着申耽这么简单就同意了这件事,韩龙和夏侯尚等人都是松了一口气,只有申仪的脸色十分的难看。

不过此时成王败寇,他虽然算不得输,但是却没有了主动权。

此时韩龙在申耽的事情说完之后,再次将目光看向了申仪。

“奉魏王令,申家申仪曾为西城太守,如今迷途知返更是击溃刘封,乃有大功,如今暂领上庸太守,封真乡候!”

这两个职位倒是没有出乎申仪的意料,毕竟他真正要的不是什么太守或者侯爷之位。

申仪真正要的是校事府的身份,以及自己在上庸三郡的实权!

只要有了这两样东西,他是什么官职并不重要,在上庸看的也不是官职,看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实力!

申仪现在已经得到了校事府的身份和地位,至于是否有这份儿实力,那就要看看他的本事了!

申仪深吸一口气,也是上前一步,十分有理的说到。

“申仪,谨遵魏王之令!”

到这为止,至少明面上上庸三郡九县之地就彻底的回到了魏王曹氏的手中。

而从先王曹操末期开始的接连大败也终于在这个时候有了转机!

新魏王上位不过半年时间,已经将曾经的颓势扭转了过来!

雍凉二州再次分家,虽然现在邹岐死赖在武威不肯走,但是现在明眼人都已经知道了凉州刺史会是谁。

对于曹丕再次启用张既这件事,便是几大家族也只能将怨气吞进肚子之中!

老牌寒门和世家之中得几个人再次被启用,虽然明知道他们时日无多了,但是仍然给这个天下带来了绝大的压力!

钟繇被启用,代表着华歆当年无法办到的事情,被钟繇轻易摆平!

颖川陈家一度成为天下世家之首,这个名头的压力让曹氏都有一些喘不过气的意思。

陈群亲自修订的九品中正制更是让曹操这个创办者都不敢轻动。

但是这一切最后让曹丕解决了,虽然他借住了曹操很大的便捷,但是不能不说曹丕的能力还是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他没有单纯的相信某一方势力,而是真的做到了量才而用!

从新启用程昱这座大神,就是要告诉天下世家,他曹丕想要做的事情若是你们还是不同意的话,那就只能让程仲德来和你们说了!

程仲德的资历和能力在整个天下都是拔尖的那一批人!

当年的神魔乱舞时代之中,程昱都能稳坐曹氏五谋之一的宝座,这份儿实力可不是浪得虚名!

如果说程昱乃是曹丕对天下的震慑,那么钟繇就是他对全天下世家的劝谏!

颖川钟家,同样是颖川出身的,天下一流的世家!

而钟家的家主钟繇更是当初老一代之中顶尖的世家之主,哪怕到了现在,钟繇都是天下世家之中的泰山北斗!

当初钟繇和荀彧被称之为曹氏之中的大汉双柱!

只不过现在一个为大汉尽忠了,一个自己已经想开了!

钟繇再度被启用,这宣告着一个趋势,曹丕并不反对世家,也不反感世家,他只是反感那些反对他的世家!

有了这两个老人,很多世家都选择了偃旗息鼓下去。

河内司马家的几兄弟十分痛快的选择了继续当哑巴。

其中司马家的二公子司马仲达,先是在洛阳协助曹丕处理先王曹操的丧事,里里外外都做的很好。

然后更是很主动的跟随夏侯尚如将先王曹操的棺木送回邺城!

整个过程那就是一个瞎子哑巴,什么都不管不问,老老实实!

最后曹丕看中了司马仲达这一点,直接给了司马懿丞相府长史的职位!

然后奉司马懿为河津亭侯之位,让司马懿再次回到了曹氏权力的中枢!

单凭这一点来看,司马懿要比陈群更加的懂得曹丕的心意!

同时在不久之前,曹仁上书陈明江东之主孙权在吕蒙死后并没有安稳的居住在江东,而且再次率军西来,有一种攻打襄樊的意思!

为此曹仁请求放弃襄樊两地,然后退守南阳郡宛城,重新建立防线!

关于这件事朝中众说纷纭,但是司马懿罕见的上表请求拒绝,明确告诉了曹丕,江东刚刚打完了关羽,这个时候便是借给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和曹氏交恶!

若是主动放弃襄樊,也是将这两个地方拱手让人,若是坚持,孙权定然不敢动兵造次!

但是司马懿的话没有用处,曹仁还是已经决定了,对于这个一个老人,一个叔父,便是曹丕也没有办法!

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而且司马懿为成功的回到了曹丕的身边,可以说得上是皆大欢喜了!

(s关于曹仁焚烧襄樊二城,退守宛城这一个说法,三国志等史书上给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说法。

第一个就是曹仁退守这件事是曹丕搞出来的乌龙,晋书宣帝纪曾说。

魏文帝即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会孙权帅兵西过,朝议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召仁还宛。帝曰“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言竟不从。仁遂焚弃二城,权果不为寇,魏文悔之。

这里面的意思是,群臣觉得襄樊二地已经不能守住了,不如退让到宛城!

而另一个方面是曹仁的问题,是说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曹仁和江东的故事!

曹仁自己说的襄樊之地粮草不多,城墙也多有破损,江东大军大举进犯,恐不能阻挡,请求退还宛城从新构筑防线!

关于这两种说法,作者更喜欢后面的这一种说法,因为只有这样逻辑才是通的!

先说夏侯尚,从时间上来说,夏侯尚成为曹氏的征南将军这件事是要早于曹氏代汉自立为魏的,因为上庸被收复乃是延康元年七月,这个时候曹丕仅仅是一个魏王!

而曹仁动手的时候却是没有具体的时间,但是应该更早!

至于为什么,因为曹仁在延康元年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个就是退守宛城然后反攻襄阳,大败江东大军,大破陈绍!

第二件事就是命令麾下高迁,尽迁汉水之南的未开化之百姓,让他们去襄阳新野等地居住成为曹氏的百姓!

这两件事都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第二件事情,若是七月之后他再这么做,等到百姓开始迁徙了,冬天也快要到了,他是没有时间安置的!

所以曹仁退守宛城也好,迁徙百姓也好,这都是在七月之前,但是他和徐晃联合攻打的襄阳之地,这里面有没有夏侯尚的事情还尚未可知。

但是后面徐晃紧跟着作为夏侯尚的副将出征上庸三郡九县了,这时间上似乎就是很有意思了。

曹操虽然说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去世的,但是当曹丕等人确定下来魏王之位的时候已经是延康元年的二月了。

守灵,夺权,争兵权几件事昨晚至少也要到延康元年的三月底甚至四月初了。

这个时候雍凉之地开战,张既等人平复凉州四郡之地,驱逐了羌氐胡人!

而夏侯尚于司马懿等人也浩浩荡荡的带着曹操的棺木回到了邺城。

这个时候夏侯尚如果是持节从洛阳到邺城受封散骑常侍,迁中领军。

然后再在曹丕称帝之后改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都督上庸军事的话这不可能,因为这样刘封220年绝对是死不了的,曹丕称帝就一定是年底了,除非夏侯尚和徐晃两个人是飞过去的。

所以才采用了改编版本,夏侯尚中途就去了荆州,并且和曹仁进行了夺权,也只有这样算下来,刘封和夏侯尚两个人的时间就碰到一起了!

而退守宛城这种事,除非曹仁自己亲自提出来,否则不会有人建议的!

曹仁在建安二十四年屠杀宛城,只要是不傻的人就不敢在这个时候让曹仁去宛城,而且曹丕换天就在眼前,也不会主动给自己找这个刺激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偏执霸总老想独占我 绝世至尊奶爸 魔法学渣 诸天重生 山海阴阳录 自律神豪 时光何时能停留 皇玉之谜 君之剑域 万界第一当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