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地球篇 第4章 母病(3/5)
爸爸活着的时候,在不远处摆了一个修锁的地摊。
他戴着老花镜坐在一辆老旧的挂着拐杖的轮椅上,时而拿起锉刀、时而拿起小锤,铿锵的“叮当”声伴着妈妈缝纫机的响声……
从小到大,宁珂看到的就是这样场景。只有遇到市容创建检查时,他们才得闲放假。
这种生存状况促使了宁珂的成长。
他不仅学会了买菜、烧饭,修锁补鞋也干得有模有样,到了十二岁就没有摆弄不好的锁了。
上八年级那年,他从一辆别人废弃的电瓶自行车上,拆下电机、蓄电池组装成一套给缝纫机提供转动的设备。
但因太重,妈妈只是试了几次,却不愿意用。其实是生意太清淡根本用不上。
现在的人,鞋子样式过时了都扔,还有几个鞋子破了、脱胶了,愿意补补粘粘再穿的?
宁珂比同龄人成熟了许多,虽然他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但早就有辍学的打算。
特别是上了高中以后,他深感到上学给家庭带来了实质性的负担,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时间上的。人呢也渐渐的长大,社会上的事也留心了,看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薪水少,他觉得依靠读书解决不了家里的实际问题。
原本想考一个最好的医科大学的愿望,是来自于那位救了自己性命的仙姑承诺收自己为徒弟的事。
从小到大,周围的人还在不断的强化他的这个念头,说他有一位神仙一样的女师父……他常想如若自己医学一窍不通,一但那位仙姑师父来了,自己医药基础太差没办法学医那将是一件憾事。
他梦想着自己医学有成,不仅有优渥的收入,母亲的小儿麻痹症遗留的残疾也被他精湛的医术治好。
这个念头从儿童到少年一直伴随着他,也是他自觉、认真、克服一切困难学习的动力。
甚至在刚上初中时,他就常到新华书店去蹭读中医、西医方面的书籍,由于没钱买书,他就成段、成篇的背下来,回家再默写在笔记本上,甚至一些医药、医学图示他也凭记忆画下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