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门派续三(2/5)
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龙虎山向分紫微、虚靖、灵阳三派,
“其师长之称,实同一脉,但无定派命名,使尊卑日久难考。因定四十字。从今至后,三派合一,依次授名。四十字完,许‘辰‘字辈再续四十字,完而复续,以此例垂于永世。”其所定四十派字为“近远资元运,久长保巨淳。道唯诚可宝,德用信为珍。秉敬宏丹箓,葆真启世人。鸿图赞景祚,圣泽振昌辰。”娄近垣以其名之
“近”字为始,表明此派由他所开启。据清顾沅《玄妙观志》可略知其传代情况。
该志卷三载惠远谟(—)字虚中,号澹峰。五六岁读书,过目成诵。
稍长,其家送之入玄妙观,受业于潘元珪(号梧庵)。时主席胡云庵为延师讲学,乃博览儒书,尤潜心道藏。
年三十,授道纪司,雍正九年(),主龙虎山玉华院事。后二年(),京师光明殿成,被选充焚修。
时娄近垣主光明殿,远谟师事之,受其法。十三年()潘元珪死,南旋继其方丈席。
是年秋,娄近垣以龙虎山缺提点,奏准其往龙虎山署提点之职。乾隆九年(),娄近垣以年就衰,招之入都相赞助,明年充御前值季。
遇雨肠(月字应为日字旁)愆,行法辄应。娄近垣修《龙虎山志》,参互考订,出力为多。
至乾隆十五年(0)冬南归。乾隆三十六年()卒,年七十五。
著有《学吟稿》。《玄妙观志》又载张资理(—),字一枝,号友桐,吴邑篁村人。
本儒家子,年十一,出家朝真观,为沈坚苍之徒。由儒家言通道德五千之旨。
符箓秘典,靡不洞贯。雍正十二年(),钦选入都,住光明殿,复从惠远谟受法,为御前值季法官。
乾隆十四年()回苏,奉娄近垣之命,往龙虎山领迎华院教事。
乾隆四十一年()请假回苏,次年主席玄妙观方丈。祷雨祛邪,颇著应验。
乾隆五十一年()卒。张资理后之传达室代不详。《诸真宗派总薄》载此派之
“派”字,在
“辰”字之后又添二十字,似此派至作《诸真宗派总簿》时,已传四十余代。
玄教玄教本为朝廷对道教的通称。元代皇帝以张留孙掌玄教院,形成一个以玄教道官直接布道的教派,可视为道教龙虎山支派。
创始于元初,创始人张留孙。张留孙(—),字师汉。
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幼从伯父张闻诗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后以所学游江淮。
至元十三年(),随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赴阙,留侍阙下。
次年,因为昭睿顺圣皇后之疾祈祷有验,命为上卿,赐宝剑,敕两都各建崇真宫以居之。
至元十五年(),赐号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管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佩银印。
此后,
“宠遇日隆,比于亲臣”。所封教职也不断提高,至仁宗延祐二年(),晋衔为开府仪同三司、特进上卿、玄教大宗师、大真人、领集贤院道教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