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三 游历(2/5)
“正是,若不能讨得天子和太皇太后的欢心,如何成为漠北僧侣的领袖呢?”费扬古道。
索尼微微点头,他一直以来对噶尔丹这个使者有颇多疑惑,尤其不解其到底代表藏地还是代表准噶尔,现在看来,他还瞄准了漠北宗教领袖这个职位,毕竟原有的领袖哲布尊丹巴已经投顺了敌国,而在漠北,宗教素来不如世俗政权强势,要依附于世俗政权,噶尔丹显然有这个计划。
“那你的意思是,随他施为?”索尼问。
费扬古道“至少他目前做的事有利于大清在漠北的统治,也是太皇太后愿意看到的,索尼大人,我知道您不喜僧侣,但此刻,确实用得着他们,治中华用儒道,抚蒙古用僧侣,不是吗?”
索尼叹息一声“我总担心这是温水煮青蛙,自取灭亡。”
满清政权从京城逃到漠北,包括索尼、费扬古等人在内的有识之士,都希望‘救亡图存’,有一点在清廷高层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实际上,这一点在顺治朝的时候就是一种战略,从学帝国的燧发枪、野战炮,到学国的军阵战术。在满清,学习仇敌根本没有任何道德阻碍,努尔哈赤时代,不就是学习明朝吗?
相对于眼里盯着帝事的费扬古,索尼更看重政治一类,多年研究帝国,他渐渐认可帝国的各类思想,之于宗教,索尼也认为宗教是统治百姓、控制人心的好手段,但也会限制社会的发展,索尼的矛盾就在这里,大清要想复兴崛起,就不能为宗教所累,但现实又是,统治蒙古,离不开僧侣。
费扬古却想不到那一点,但是他了解索尼这位老大人的心思,刚到漠北的时候,为了存活,索尼也是对僧侣笑脸相迎,宠信优渥,但当存活下来后,又把僧侣视为阻碍变革的守旧力量。
两人正说着什么,外面的诵经之声停止了,不久之后,侍卫来传信,说噶尔丹想要面见二人,索尼自当允其进来。
噶尔丹进得帐篷,表现的不卑不亢,与索尼、费扬古二人聊了起来,当聊到清廷皇帝已经到了克鲁伦河,今冬要在呼伦贝尔渡过,邀请噶尔丹去呼伦贝尔的时,噶尔丹才是道出了来意,噶尔丹说道“前些时日在库伦,合作事宜,贫僧已经与太皇太后交涉过了,无论是师父还是部落所托付之事,贫僧俱已经讲明,使者责任已尽,再去见驾也是无用。因此,贫僧不想去呼伦贝尔城越冬,而是想游历地方,不知道两位大人是否允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