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一七 三皇之战 迫战(3/5)
中原新军则很有章法,其采用的是对抗陆军线列步兵时常用的方阵,与东方军团一样,混编披甲长矛手与火枪手,只不过其阵列更为厚重,是九排阵列,前三排是长矛手,后六排是火枪手,采用的是两排为单位的三段击战术,简单实用,只不过采用的是进攻态势,改为了长矛手在后,火枪手在前了。清军本就有兵力优势,所以采用两层方阵,仍然向东北突出好大一块,而清军依旧不满足,不断向东北拉伸战线,把装配的火器的团练和包衣兵向东北调遣。
正如高锋所说,一旦敌军完全展开,进攻之后,其左翼末梢便会以纵队前进,出现在陆军右翼的右面,转身之后,便是侧击的有利态势,只不过,清军阵列太厚,单位规模太大,士兵素质也不高,特别是转移阵位的包衣兵和团练兵,乱哄哄的,像羊群一样,等他们拉开架势,整备进攻,多半已经是到中午了。
“动手吧,我们得到命令了!”左右翼的指挥部里,武行和高锋几乎同时下达了命令,只不过在具体布置上,二人有所不同。
武行命令军中配属的十二磅野战加农炮,无论是配属给各师的还是独立炮兵单位的,一律靠前调遣,进行火力准备,瞄准的就是湖广与团练兵团和北方勋镇军团的几个重要支撑点,而在火力准备之后,前沿的四个旅的线列步兵发动第一波进攻,骑兵在侧翼策应,先攻占明军的前沿支撑点,摧毁炮垒、栅栏等设施,然后再行投入大兵团主力,一鼓作气,攻破明军大阵。
而高锋指挥的右翼原本是防守的,但却率先挑起了战事,其办法很简单,把独立的炮兵单位向前支援,穿插到东方军团的方阵间隙之中,然后往前沿部署火箭弹,支援的炮兵单位在命令尚未下达之间就已经部署到位,在得到了统帅部的许可之后,高锋命令火箭营、工兵团往前沿布设火箭弹,袭击清军大阵。
随着命令下达,三十多辆辎重运输车从后方前进,穿过了各方阵之间的间隙,进入前沿,布设地点都是选定好的,地面平坦,少有起伏,方便车马进入,而使用的火箭弹不是陆军的重型火箭弹,而是轻型火箭弹。
这种火箭弹不用依赖专业的发射车和发射槽,只需要一根三脚架,把火箭弹架设在上面,点燃就能发射,射程与重型火箭弹差不多,只是威力小一些,也没有那么多的弹种,非常方便,这种便携火箭弹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只以来三脚架,使得其精度非常低下,其次,这类火箭弹安全度很低,毕竟没有陆军那种标准的存储发射箱,所以不能大规模生产运用,只能临时装填火药,现场组装的火箭弹存在各类问题,威力不同,射程不同,甚至成功率也难以把握,因此多半用于袭扰战或者阵地战,这类火箭弹清军在青州大营见识的很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