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零二 明清(4/5)
顺治呵呵一笑:“日后的千难万难,总归要过眼下这一关,过不了眼下,还谈什么日后呢?”
清军快速的封赏了全军的主要将领,爵位、领地和官职,毫不吝啬,而在清点查验清军仓库粮仓的吴应雄也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功封恩赏是顺治为了抓住军队,而放权让吴应雄查看本该属于绝对机密的物资储备则是催促明廷快些行动起来,与其结盟。
青州大营里的绿营很多是来自西北的陕甘地区,而吴应雄的父亲吴三桂曾经平定当地的叛乱,与陕甘将领很熟悉,因此吴应雄得以获得许多确实的消息,带着这些消息返回了沂州。
“顺治大封各军,不仅把绿营主要将领变成了实权领主,还把绿营一些低级军官和老兵抬为了汉军旗,并且让实权领主的藩下兵享受同八旗一样的待遇,因为这些,清军士气高涨,凝聚力也增强,原本许多绿营将领已经意志动摇,向我们和东番联系,但现在,他们都没了那些心思。”吴应雄对洪承畴说道。
洪承畴问道:“那他们的粮草军需呢?”
“很差,营中缺粮严重,东番撤围之后,顺治派遣兵马四处抢掠,但青州周边已经是一片绝地,杳无人烟,而鲁西的百姓也都撤到了城中,只有济南等少数几个城市在清军手中,但也是被困半年,并无余粮,便是如此,清军也没有放过这几个州府,抢了城中百姓的棉被和厚衣做冬装,并且抓捕壮丁去荒野、山林伐木割草,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导致了很多逃亡和反抗。特别是割草队,往往去十个回不来三个。”
洪承畴诧异问:“割草做什么?”
吴应雄道:“割草饲马呀,这样就可以省下大量的饲料给人吃了,我在清军营中看到,只有将领还在吃细粮,军卒普遍吃粗粮,一些绿营、民团,甚至夹杂了牲口饲料,即便是这样,清军的粮食怕也支撑不了一个月了,顺治让我告诉大人,大人此肩担负的是明清两国之重担,若想存续,还要速下决断为好。”
“洪大人,东番那边却也没有把话说死啊。”李本深提醒道。
吴应雄来了兴致:“哦?马吉翔回来了,带来什么消息?”
李本深道:“他未曾见到东番元首,却也与其亲信交涉了,一说让洪大人前往青岛一晤,二说让我们提交还都南京期间,朝廷官将勋贵的功劳明细,以备查询。”
“让洪大人去,倒是不出乎我的预料,但让出具功劳明细,是何意?”吴应雄有些摸不着头脑。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