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零 注定挨抢的朝鲜(4/5)
那也是海参崴海军造船厂第一次接触如此大的武装船只,其实南京号的重建工作,进行得非常彻底,整个船体的八成的材料都被更换,海参崴海军造船厂为它提供了新的龙骨、肋材以及改进了舱室,桅杆的数量也从四根变成了三根。重建后的蓝鲸号,拥有一千六百吨左右的满载排水量。
在济州新建设不久的军管会行政大楼之中,阿海见到了来自朝鲜王国的盟友代表,忠明派的代表是崔明吉的弟弟崔晚吉,而咸镜道沈藩的代表则是水军大将林庆业。
两个代表显得都非常急迫,因为维持朝鲜王国唯一稳定的因素,朝鲜王李倧已经病入膏肓,他的生命随时可能失去,而最乐观的估计,也不会超过今年。因此,朝鲜王国的盟友们迫切需要得到合众国的支持。
由此忠明派与咸镜道沈藩最终形成了反清派,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派别,夹杂了各类存在利益纠葛的官僚、勋臣和藩镇,身处汉京之中的崔鸣吉临时成为了反清派的领袖。
这些朝鲜官员对于政变并不陌生,这几年朝鲜发生了不下十次的大小规模的政变,但是反清派在细数了自己掌握的资源之后,发现他们什么都缺,他们缺少军队、甲械以及应用于战争的各类物资,更缺少国内实权阶层的支持。
阿海在询问了盟友的情况之后,发现自己盟友的实力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弱小,原因却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满清对朝鲜的两次入侵,对朝鲜各阶层的信心打击是尤为强烈的,再次与这样的势力开战,很难得到很多坚定的支持者,骑墙派则更多,反清派需要一两次决定性的胜利来赢得这些骑墙派的支持。
(骑墙派不知他们也上了多尔衮的菜单,更不知道,李明勋的菜单上也有他们的名字)
当然满清实力震慑只是一方面,反清派自身的问题也是重要的原因,其中,崔明吉这位反清领袖的威望就非常受到质疑,因为正是他在十几年前主导了南汉山城,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坚定的反清派,走上这条道路也仅仅是亲清派把他逼上了绝路罢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