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章九二 争议的建国纲领(4/5)

目录

建国纲领的大纲是李明勋亲自拟定的,核心就是十六个大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海陆兼备拓殖空间。

对于这十六个大字组成的基本国策,大部分人没有意见,毕竟这个国家就是要光复与开拓并重,虽然现在元老院还没有正式提出新国家是中华正统,但从国名上就可以看出端倪,而对于正统,李明勋的意思是不去争,而是去证明。

正统不正统不是说说就算的,弘光之前,朱明是毫无争议的正统,但弘光之后,朱明四分五裂,也无力抗拒清虏,正统的位置就受到挑战,开创新国,也只是多了一个正统的继承者罢了,至于谁是正统,实际上很简单,谁能驱逐鞑虏,谁能光复中华,谁就是正统,反过来说,满清除外,谁拥有中华故土,谁治理中华之民,谁就是正统。

而新国家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建,开拓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光复,而从近期实力有限来说,开拓的实际利益甚至远远高过了光复,所以后面八个大字同样得到支持。

而前面八个大字引申出来的问题则引起了巨大的争吵,显然,新的国家认为自己对东方大陆也用法理上的继承权,但即便建立新国,与明国协同御虏也会是一项较为长久的国策,毕竟民族矛盾才是现在的主要矛盾嘛。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协同御虏之中,从清虏手中收复的国土属于谁,按理说,那些都是大明故土,可反过来说,谁打下来就应该是谁的,如果按前者来说,合众国就失去了光复中原的动力了,现在的合众国不需要大规模的移民了,如果不能得到土地,那么参加大陆战争就没有多少实际利益了,毕竟那是战争,靠感情是维持不住的。

可是若谁打下来的就是谁的,且不说大明各个政权接受不接受,仅仅是这个原则就能让原本就不容易团结起来的明国各政权就会四分五裂,毕竟无论是永历、鲁监国还是社团,都没有单独对抗清虏的实力,而协同光复就是一笔糊涂账,怎么也分不清。

这件事其实从一开始大家都在争执,有些人未雨绸缪,生怕未来参与大陆战争得不到实际利益,而有些人开始算旧账,现在社团可是出钱出粮帮着两个政权,花了那么多钱,死了那么多人,却是一块土地都得不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HP辛西娅布莱克 超次元宠物店 花都最强医神 神话级联盟 我的狼仙君 异世全职系统 去地府做大佬 修罗域祖 王爷,听说你有疾? 凤舞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