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会(2/5)
“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李君华看着自己雄心满满的弟弟,感慨说道。
李君威笑着说:“皇上啊,皇上,二哥啊,二哥。我要是不干点大事,我当这个理政王大臣干什么?天天在办公室里喝茶,和那群虫豸一起搞政治?那多没有意思啊,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折腾,小人物有小的折腾,我作为你的弟弟,怎么着也算个大人物了,就要有大折腾。”
李君华轻轻点头:“随你折腾,随你折腾。”
对于自己的弟弟,作为皇帝的李君华是充满信任的。而且就刚刚李君威所提出的外交战略,李君华也是支持的,因为这完全符合他仁义外交的政治理念。
在李君华继位之后,其实帝国的外交战略完全由李君威主导,他只是不参与朝贡体系的外交罢了。但李君威在帝国政坛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整个帝国外交体制都受其风格影响。
李君威是什么风格呢?那就是为了帝国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道德等因素根本约束不了李君威,当然,也很难发挥什么作用。
比如在美洲的裕王封地,海外事务部的官员和当地驻军,就对辖区范围内的欧洲殖民者后裔实行非常高压的统治,那些人承受着极为沉重的赋税压力,在法律上也处于不平等的状态。
在几年前,曾经有一个申京新闻媒体组织的记者团,前往裕王封地考察,就在申京的报纸上大规模抨击了这种统治方式。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李君威本人的要求,使得皇室与媒体界直接面对。
虽然李君华本人也不愿意看到殖民地的人承受这些,但两个因素让他坚定的站在李君威这一方。
其一个原因,这些政策都是李君威本人制定的,而且李君威亲口说过,这对帝国长期是有利的。因为那些高压的统治就是要逼着殖民地的英国和法国后裔离开殖民地。相比于媒体记者的嘴,李君华更相信自己的弟弟。
其二,媒体无论报道什么,显然都会有所夸大,而且其目的并不纯粹,或者受人利用,想要把裕王封地变成一个自由贸易所在,这是替帝国的资本家张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