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二零 可贵的教训(3/5)
他过着普通的生活,出门从不坐轿子,人们可以在拉萨的街头看到他,他的家就在第巴府的后面,一个简单的小院。他的膳食很简单,比普通的市民好不了哪里去,身边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块怀表和一辆自行车。
即便是刺刀之夜,人民看到从那些官员家里搜出的名贵物品,哪怕再看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的司法程序就被处决,也认为这是整肃贪污,因为厄齐尔说是在肃贪。
“越是这样,我越对不起他们。”厄齐尔言语之中充满了伤感,他说:“或许是我太笨了吧,如果我有太上皇和裕王殿下一半的智慧,或许就不会搞到这个地步。”
厄齐尔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全然为公的人,但他是与雄才大略这样的词汇牵扯不上的,不然他也不会选择刺刀之夜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
“就算是祖父和父亲一起上,也不会比你做的好。厄齐尔叔叔。”李昭誉放下茶杯,很认真的说道。
“是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开天辟地的,也只有太上皇才能做到。我所创立的大同政权同样举世无双,我却失败了。”厄齐尔说。
李昭誉摇摇头,说:“这不同,很不同。”
“能有什么不同?”厄齐尔问。
李昭誉说:“帝国的政治制度,本质上就是分赃政治。贵族和资本家分赃罢了,只要分赃得当,大家就都能得过且过。虽然嘴里说着平等、自由、民主这些主义,可心里全都是生意。
在帝国,越有钱就越有权,越有权也越有钱,那些绝对这样不公平的,都是因为不是其中一员,人人都骂资本家,人人都想当资本家。我见过很多高呼为民请命的人,在享受到权力的甘美后,都是忘记了初衷。
可您这里不同啊,作为藏地两百七十万百姓的领袖,您的生活如此普通,而且您还要求所有的官员和与您志同道合的人都如此,实在是太难了。
古人说,圣人出黄河清,要是圣人这么普遍了,黄河还不变成矿泉水了。可我在兰州看过黄河,黄河还是黄河,而圣人呢,厄齐尔叔叔算一个,苏日安也算一个,除此之外,皇上能算半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