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六零 为战争而结束战争(2/5)
纳尔瓦战役中之后,俄国精锐陆军损失巨大,但瑞典也面临着从立窝尼亚方向无法攻入莫斯科的窘迫,因此卡尔十二世率军挥师南下,攻入波兰。波兰国王奥古斯都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国王。
波兰的贵族根本不支持他,在战争中屡屡拖后腿,双方开战,波兰贵族联合军队与瑞典军队达成秘密协议,相互放空炮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关键的几次战役了,瑞典骑兵一冲锋,波兰骑兵撒丫子逃跑,扔下萨克森军队也是常态。
这导致奥古斯都完全不是瑞典军队的对手,到了帝国四十一年的时候,瑞典军队已经攻入萨克森境内,奥古斯都放弃波兰王位已经是定局了。
到了这个时候,帝国与瑞典的矛盾开始显现,李君威建议卡尔国王,扶持一个顺从自己的波兰国王,联合波兰、立陶宛贵族,哥萨克和乌克兰势力,建立一个反俄的包围圈,而帝国也会尽可能的支持这个同盟。
但年轻气盛的卡尔国王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他确实要扶持一个波兰国王,也确实在联络波立联邦乃至南俄草原的各方势力,但并非只是建立同盟,瑞典要联合各方,率军跨过波兰全境,从俄国南部、西部攻入俄国,彻底打败俄国。
这是一种冒险性的策略,直接把东欧局势变成了零和游戏。
帝国陆军、理藩院以及裕王行营等各方的军官、军事顾问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
这种深入敌境,万里远征的结局只有大胜或者大败,如果瑞典军队赢了,一个比俄国还要强大的东欧强权会出现。而如果瑞典军队失败了,反而会促进俄国的崛起。
这种不符合帝国战略的行动自然不会像以前一样得到帝国的全面支持。而相反,帝国境内已经出现了应该支持俄国,维持东欧平衡的声音。
瑞典这种肆意扩张的行为,无论导致哪种结果,帝国都有可能下场参战,而且不是像目前远征法国这种武装旅游,是真正的参战。所以李君威必须尽可能快的解决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以免帝国陷入两面作战的状态。
而为了将来的战争,提前布子,寻找一个可靠盟友也是必要的计划,普鲁士的地位更加重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