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三二 密谋改朝换代(2/5)
利奥伯德已经厌倦了来自东方的,黄种的中国人,这些年来,欧洲的战争,他们想参与就参与,想不参与就不参与,想支持谁就支持谁,想得到多少好处就得到多少好处,往往各国付出了无数的代价,最后的蛋糕却由中国来切。现在,利奥伯德有了结束这一切的希望。
博哈德被请到了利奥伯德皇帝面前,在皇帝亲口答应了计划,并且要亲笔回信给安妮公主后,博哈德又拿出了一封信,众人看过后,对这个计划成功的信心又增添了三分。
这封信是英国马尔伯勒公爵,苏格兰总督丘吉尔所写,写给安妮公主的,他在信中向女王献上自己全部的忠诚,并且派遣他的妻子,安妮年轻时代的闺蜜萨拉前往普鲁士,接洽这件事。
安妮公爵要岁萨拉秘密前往阿姆斯特丹,等时机一到,立刻迎安妮返回伦敦,加冕为王。
在奥地利的君臣看来,有马尔伯勒公爵起兵,至少英国陷入新一轮的内战是必然的,那么六百万泰勒就已经发挥了作用。
帝国三十八年,四月,伦敦煤炭交易所。
这座大楼原本是纺织品交易所,以往英国出产的呢绒等毛纺织品都在这里交易。
但是随着大同盟战争后,英国陷入内战,纺织工业已经衰落,伦敦在欧洲的纺织地位让位给了法国的里尔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来自中国的棉纺织品占据了英国中高端市场,相反,英国的煤炭采掘业却发展起来,只是因为中国人来了。
中国人在美洲新大陆的贸易年年增长,蒸汽动力商船往来于欧洲与东方之间,而中国的蒸汽抽水机也出现在了英国、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的矿井,还有那些殖民地的矿井。而在欧洲,尤其是西欧,能够大规模出产煤炭的只有英国。
英国煤矿多靠海,埋藏浅,容易开采而且距海比较近,且与铁矿区靠近,条件得天独厚。
在内战之前,英国每年开采的煤炭只有两百万吨左右,但是随着中国和欧洲需求量的提升,以及本国从东方引入的冶铁新技术,让煤钢行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煤炭交易所自然也就辉煌起来。
煤炭交易所所在的街道是伦敦最繁华的所在,三楼的一间包厢打开了窗帘,端着咖啡的丘吉尔公爵用失望的眼神看着窗外的景色,除了这一条街道,整个伦敦萧条了很多。当年拥有四十多万人口的伦敦城,现在不到三十二万人口了。
“公爵,没想到这么早可以见到您。”四五个老人进入了这间包厢,其中一个微笑对丘吉尔说道。
丘吉尔放下咖啡杯,亲切的迎接这些老人。这些老人是当年辉格党与托利党的元老,光荣革命时,正是他们接引威廉取代了詹姆斯二世成为国王,那个时候,丘吉尔虽然拥有兵权,但在这些人面前还是小人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