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九六 迟暮(3/5)
“孙崽,说说吧,老大想要什么好处?”李明勋吸着一根烟,很随意的问道。
李昭奕到底代表一个国家,雄赳赳气昂昂的来谈判,见了对方代表,立刻矮了两辈,瞬间有些无语,结果李君威说道“儿砸,别生分了,都是自家人,敞开天窗说亮话。”
一个孙崽一个儿砸,叫的印度代表这边瞬间泄气。辈分上的亏就是哑巴亏,怎么都得吃,可是实际利益上,李昭奕却没有一点让步的意思。开口就要走了全部的德干高原,莫卧儿帝国百分之五十五的土地都没了。
李昭奕以为自己漫天要价,对面得落地还钱,没想到的是,眼前这爷俩直接就同意了,连犹豫都没有犹豫。
至于奥朗则布退位,换上年轻的皇帝,向印度斯坦称臣纳贡,派去质子等等条件,全都同意了。根本不用征求奥朗则布的意见,帝国就同意了一切。
在李君威看来,要实现切实迅速的停战才是第一原则,只要莫卧儿帝国还在,保持着恒河流域这一核心区域,那次大陆的均势就没有改变。眼前的战争失利,是因为帝国被印度斯坦战略欺骗所致,这种事不会有第二次了,只要停战下来,帝国就以帮助莫卧儿帝国训练一支比印度斯坦帝国还先进的陆军,下一次再把失去的夺回来就是了。
一直到谈判结束的时候,李明勋父子也不知道为什么李君度会做出这样的决策。
按理说,印军应该再打一打,争取占领更多的土地,在谈判桌上赚取一些砝码,至少打到帝国主力军队抵达。
但和谈的结果传达到国内,也引发了轩然大波。南洋地区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弹,认为这是帝国的退让,是皇室出卖国家利益。实际这些都是一些噱头罢了,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利益受损,因为莫卧儿帝国一下损失了超过一半的国土了三成的百姓,而莫卧儿帝国比之印度斯坦帝国更多南洋开放。
在申京,则是一片叫好之声,因为印度斯坦帝国这些年也在对外开放,尤其是建设铁路、港口,引进蒸汽动力的机械等,很多订单都是采购自帝国本土,两国没有发生战争,那么这些商业活动还能继续,不会因为关系紧张和资金链中断而终止。
如果爆发战争,本着军事资源就近采购的原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南洋的舆论环境比较差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