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八八 新王(4/5)
虽然卡尔十一世去世,但是他给儿子留下了一个强盛的王国,在卡尔十一世的统治下,瑞典已经复兴,但不复三十年战争时候,欧陆霸主的地位。其实原因很简单,并不是瑞典落后了,瑞典的制度、军事和经济都不错,唯一的缺憾就是国力不济,相当于其他大国,瑞典的人口太少,只有三百多万,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却多是高寒地带,如果不是国内铁矿开采等产业强盛的话,瑞典连成为欧陆强国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卡尔十二世来说,瑞典此时四面都是敌人。
丹麦与挪威王国一直想要恢复上一次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因为卡尔十一世在位期间,实行了严苛的‘收回王地’政策,把大量封赏给大贵族的土地收回,就是在瑞典人聚居的地方,贵族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重新归于了国王,而在波罗地海的南岸地带,收回王地政策更为彻底,导致当地的贵族有着严重的离心倾向,已经出现勾结周边其他国家的苗头。而波兰是其最主要的合作对象。
这意味着,与波兰的战争也不可避免。
至于沙俄,更是早晚的敌人,沙皇彼得自西津归国之后,取得了对奥斯曼战争的胜利,虽然没有获得多少领地,但在国内威望达到很高的程度。其推动的国内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沙俄的国力快速增强。
更重要的是,沙俄已经转变了扩张方向,沙皇彼得和沙俄的贵族们已经注意到,向西南方向扩张,虽然容易得到巴尔干半岛斯拉夫族裔的协助,但这个战略方向上的竞争对手太多,奥斯曼、哈布斯堡与中国都不会接受沙俄在巴尔干半岛取得主导权,至于夺取伊斯坦布尔,复兴罗马帝国,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因此,在彼得的领导下,沙俄开始向波罗的海方向突破,希望获得这个方向上的出海口。
在沙俄已经事实上获得黑海通航权的情况下,获得波罗地海出海口,将会让沙俄全面的与欧洲经济体融合。
丹麦与挪威王国、波兰与立陶宛联邦和沙俄,三个大国注定是瑞典的敌人,卡尔十一世的去世,只会让这些敌人更加蠢蠢欲动。
“卡尔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强盛的王国,这个国家财政情况良好,海陆军强大,国内也比较团结,先王的旧臣对卡尔的支持度很高,这是良好的基础。
至于卡尔本人,他是我见过最聪明的年轻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坚强的意志,他似乎是天生的统帅,对军队的一切都不会陌生,拥有很强的领导力,他的身边也聚集着一批有上进心的年轻贵族,我认为他可以成为优秀的国王。”
等到澹台云风的外交船抵达斯德哥尔摩后,江闲云第一时间前来拜会,面对澹台云风的询问,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