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五 赠书(3/5)
李明勋打断了他,说道“傅先生,我能否向您提一个小小的建议。”
“您请说,作为帝国的开创者,平等与法治精神的先驱,您的建议对我意义重大。”傅礼烨很诚挚的说道。
李明勋说“我们的老祖宗有句话,叫做知行合一。我觉得,你这些年来太注重实践了,缺少了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或许你应该暂时停下脚步,静心总结一下。”
傅礼烨这些年一直在实践,只不过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失败,在北美的实验尤其如此,一开始他走向了老路,建立了一个农庄,土地和土地上出产的东西完全公有,结果很快失败了,无论是帝国移民还是当地的印第安土著,在听到他的演说之后全都积极加入进来,但是进入农庄之后立刻躺平,混吃混喝。
接下来,傅礼烨换了一种方式,建立了一个手工作坊,同样是公有制度,结果仍旧很快落败了。
“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傅礼烨问。
李明勋说道“是这样的,每次你失败后给老三的报告我都看过,我发现了一点,在所有的报告之中,你都提到了你的追随者。再结合监督人员的信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你在你的公社之中,和我在帝国之中的地位是一样的。
你只有追随者,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你与你的追随者、公社的普通成员,你们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在政治地位上不平等,当然,这两者都是正常的,但是我发现,你们在精神上不平等,其他人无法站在完全平等的角度上给你建议,他们甚至不会敞开心扉的与你交流。
更何况,你身边的人,学识、阅历通通不如你,大部分人毫无知识,而拥有知识的人又对你盲从。”
傅礼烨听到这里,完全的沉默了,他回想过往,确实如李明勋所说,身边的人已经对自己逐渐盲从,但是在事业的一开始并非如此,他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人中有人退出了,有人背叛了,但也有人因为意见不合而离开。
他想起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在十几年前,就有朋友提出应该在保证公有制基础上让私有制存在的设想,那时候他提出了最为严苛的批判,拉拢了很多人与其划清界限,而现在他也有了这种想法。只不过这是用时间和血汗得来的教训。
“那您有什么建议呢,陛下?”傅礼烨问。
“或许你应该进学校,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进修一下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毕竟你的知识体系是十几年前的,这十几年正是工业革命的十几年,日新月异。亦或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可以进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实地考察。
其实你并非我们父子唯一支持的人,在藏地有厄齐尔,在西津我们推广了工会组织。他们也一样信仰平等,一样有与你类似的思想。”李明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如果我不接受您的建议,是不是陛下和裕王殿下就不会继续资助我了?”傅礼烨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