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六一 一瞥(4/5)
“入狱?”
“不是!”洛养豪说。
“流放边地?”巴格尔又给了一答案,结果洛养豪还是摇头,巴格尔又猜了几种可能,都是外藩贵族普遍的结局,比如迁移到镇守将军驻地伊犁城,或者去了北京之类的。但是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洛养豪见他猜不到,说道“那位伯爵去年夏天就迁移走了,马骡向导都是我们晋商安排的,族人七十多,仆役近二百,还有愿意随行的叶尔羌百姓,合计不下六百人。全都去了印度!”
“印度?”巴格尔确实没有想到这种可能。
洛养豪说“相信巴先生也看到了,本地民风开放,不亚于海内行省。其实,南疆也大体如此。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那些保守的叶尔羌人都去了印度,无论是不愿意接受改制的外藩贵族还是保守、极端的宗教人士,往往在面临理藩院高压,无论可走的时候,都会选择这一步。
现如今的英王太妃是叶尔羌人,在印度那边,叶尔羌人也勉强算是后族,地位仅仅逊色于真正的后族。在那里,可不会有什么改制,也不会宗教改良。”
其实在帝国统治哈密的早期,当地的环境也并没有那么和谐,那个时候,帝国军队横扫本地的贵族,把贵族拥有的土地分给百姓,获得了民心,但是大规模打击白山派和黑山派的圣裔和卓力量,也引发了一定的宗教反弹,是帝国宗教局二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才慢慢掌握了本地的信仰。
而哈密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早期,这里绝大多数都是叶尔羌人,但是移民不断涌入,汉人和蒙古人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超过了叶尔羌人,这并不意味着叶尔羌人的减少,叶尔羌人的绝对数量还是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早在十几年前,以帝国宗教局主导的经学院倡导了本地的宗教改革,清理了来自西亚的宗教影响,革新派渐渐取代了原本的宗教流派。这个流派倡导简单的宗教仪式,直接切断了本地与麦加的联络,新一代的天方教徒已经不在把前往麦加朝圣当成人生的重要目标,世俗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而这次外藩改制进一步推动了叶尔羌一族中的宗教改革,因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帝国外藩体系之中的叶尔羌贵族已经成为了本地最为保守的宗教势力。很多外藩贵族像是吐尔逊家族那样,不仅让家族子弟介入到工商业之中,还通过进入经学院学习的机会掌握信仰,一直以来,这种情况屡禁不止,现在随着外藩贵族的一扫而空,今后再也不是问题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