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五零 哥萨克国(4/5)
一直到帝国三十二年的年底,各大边疆区的哥萨克部都收到了理藩院代为传达的圣旨。只给了两个选择,如果留在原地,就必须接受改制,成为内藩,一应待遇与其他族裔没有任何区别,一视同仁。
如果不接受,就只能离开,前往外高加索,加入哥萨克共和国。迁移过去的哥萨克可以继续享受封建特权,却不再是帝国外藩,而是藩属国。
帝国三十二年,也成为了哥萨克共和国的建国元年。
这个共和国却不是后世的那种共和国,而是贵族共和。
早在李君威西征沙俄后,就给予了大高加索山以南的哥萨克部落事实上的独立地位,虽然在很长时间里,那里的哥萨克也顶着绥靖将军的名头,实际上一应职位都是世袭的。
李君威与当年的哥萨克几个首领达成过君子协定,哥萨克翻越大高加索山后所夺取的土地都为其自己所有,在合适的时间允许其建国独立。目的就是面向西亚天方教区建立一道屏障。
十几年来,哥萨克人一直做的不错,在他们翻越大高加索山之前,外高加索一带属于奥斯曼和波斯的势力范围,但是也没有实现直接的统治,那些高山游牧、渔猎民族是这两个王朝争取的附庸。
哥萨克人的忍耐和武勇,配合在帝国境内习得的军事纪律,获得的先进火器,让其在越过大高加索山后无往而不利,短短几年时间就征服了大高加索山南北的广袤区域,然后按照和帝国的协定,哥萨克人把大高加索山以北所有被征服的部落族群迁移到南面,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继续向南扩充,进攻亚美尼亚人聚集的地方。
哥萨克人做的很成功,一直到他们直接与波斯人、奥斯曼人产生直接冲突后,才停下了征服的脚步。
奥斯曼人眼见高加索山一带的附庸无力阻挡哥萨克人的铁蹄,于是把当年未被帝国消灭的鞑靼人拉到了高加索一带,做他们的帝国屏障,让哥萨克人向小亚细亚方向的进攻陷入了停滞,哥萨克人一向识时务,索性停下了脚步,转向东南方向,进攻波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