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七海扬明

章一三六 不归奴(4/5)

目录

“你不会把那颜他们赶回去吧,不行不行。三叔,可不行,他们回去肯定会被打死的,那颜他说死也不回去。”李昭稷立刻求情。

所谓的不归奴就是指的来自帝国各大边疆区的逃奴,在京畿、河北、山西和辽宁等几个靠近边疆区的省份,数量或许有四五十万,像是石景山铁厂这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官商合办企业自然会用这些工人,那颜的父亲和两个叔叔都在石景山铁厂工作,因此他才能进入第十二小学上学。

不归奴的问题由来已久,自帝国建立之后就已经存在。

在李明勋时代,还未平定中原,就命令帝国陆军大规模进入草原,趁着北逃的满清立足未稳,直接占领了漠南和关外两块土地。仿照后世满清统治草原的制度,建立了扎萨克制度。

这个制度之中,分为内藩和外藩。

征讨之中,所有的游牧民族和边墙内被清算发配的官奴都被整编为了扎萨克,扎萨克分为三种,一种是生产扎萨克,又叫直属扎萨克,实际与海内行省的普通百姓没有多大区别。这种扎萨克没有军事义务,只提供赋税。

而另外两种扎萨克则是内藩扎萨克和外藩扎萨克,内藩扎萨克由理藩院下辖的镇守、绥靖等将军负责统治,实际就是军户,不用提供赋税,却要承担军事义务。内藩扎萨克的官员由理藩院任命,而外藩扎萨克都是在征讨过程中归顺帝国的各族贵族,因为主动投靠,得以保留部分封地和领民。而不归奴就是来自于外藩扎萨克。

直属扎萨克的百姓除了不许离开理藩院辖地,与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而内藩扎萨克与直属扎萨克之间也有流通的自由,内藩可以通过自赎成为直属扎萨克,直属也可以参军成为内藩扎萨克。

帝国虽然接受了很多人投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贵族,但对这些人一直采取限制措施。原本的拥有几个扎萨克,大量封地的大贵族,其封地、领民都由其儿子拆分,分别继承。而最大的抑制却不是这种分封政策,是让外藩与内藩、直属扎萨克交叉安置。

这种交叉安置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外藩扎萨克百姓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其他扎萨克的百姓和外地商人,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生活的,显然,在封建领主名下生活很艰难,需要承担很多赋税和徭役,受到远超帝国百姓的压迫。

对自由和更好生活的向往会产生大量的逃奴,游牧民族没有乡土情结,牧民又多是分散居住的,往往一个冬天过去,领主们就会发现,自己的领民,连人带羊都消失了。这群逃奴一开始会逃亡到周围的直属扎萨克或内藩扎萨克,在早些年,这些扎萨克对逃奴来者不拒,因为理藩院是有规矩的。

一个扎萨克十五个旗,一个旗一百五十户,多十户就多一个什长,多五十户就多一个掌管半旗的佐领。逃奴越多,官职越多,大家的机会就越大,何乐而不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HP辛西娅布莱克 超次元宠物店 花都最强医神 神话级联盟 我的狼仙君 异世全职系统 去地府做大佬 修罗域祖 王爷,听说你有疾? 凤舞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