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三三 回国(4/5)
因此在逃到阿姆斯特丹,暂时安置下来之后,牛顿立刻通过帝国驻尼德兰使馆,询问这边的消息。
“既然这家伙山穷水尽,那就让他来呗。”李君威倒不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
“来没关系,给钱也可以,关键是你答应他入帝国科学院,这几乎不可能。为此我特意问了问科学院那边,给出的答案就是不行。”林君弘说。
李君威倒是不明白了:“有什么不行啊,让皇兄给一道圣旨不就行了。”
“你外出多年,规矩早就改了,现在的进入科学院,不是一道圣旨就能办到的。要得到科学院三名以上院士的推荐,如果有三名以上反对,就要投票表决。这是皇上亲自改的规矩,说科学的事让科学家们决定,他这个二把刀,只要给钱就足够了。”林君弘说道。
无论是帝国皇室还是帝国政府,对科学发展的热情都比较高,在经费支持上也一向大方,而帝国无论是国立大学还是科学院类似的研究机构,都不缺钱。因为在李明勋时代,就未雨绸缪,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帝国很少有的地主,申京、槟城等大城市建立的时候,帝国皇帝就把很多好的地段送给这些机构,因此城市越发展,地皮越值钱,这些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科学机构仅仅靠租金就能得到大批资金。
李君威直接说:“那就找人推荐呀,大不了我资助几个项目就是了。”
“要是你这招管用,我还专门和你说这个事吗?我自己就解决了,还来烦你吗?”林君弘说。李君威一想也是,林君弘是执掌帝国元老院,办事比他还方便。
李君威问:“那是为什么?”
林君弘无奈说道:“说白了吧,帝国科学院那帮子大牛,瞧不上牛顿了。
老三,这不是咱们小时候了,听到一个万有引力,就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帝国建立三十一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帝国的科学家们已经让我们在科学方面走到了世界的前沿,牛顿那些成就过于基础,已经不能和科学院的那群大牛比肩。
别说进科学院,牛顿爵士估计连帝国大学里的物理课都未必能完全听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