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七 参战无益(4/5)
各国都是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签署的协议,反正各国在开普敦以西的利益都是被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垄断,只要东印度公司同意也就算了。可问题是,荷兰与英国两家东印度公司是不同的。
这两家东印度公司是拥有宣战、媾和、武装、货币等国家职能的公司。在东印度公司名义签署的问题上,因为这次宣战,双方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英国人坚称那是东印度公司承认了槟城协议,但帝国认为,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拥有国家职能的公司,是代表英国签署的,英国还往印度洋派遣私掠船,就是违反协议。
其实李君威才不管这些政治游戏,他只是抓住了向英国宣战的时机,然后让自己的参谋班子想了两个理由罢了,就算有些强词夺理,但有个理由也就够了。
宣战书的关键不是为何宣战,而是附件上由裕王提出的战争规则。李君威制定了很多条款,包括对平民的保护,战俘善待、交换原则等等,但最重要的,也是李君威提出必须遵守的一条是,以加纳利群岛做十字交汇点,从帝国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开始,帝国不会在其以东以北以南区域展开针对交战国的军事行动,以换取英国的相同保证。
加纳利群岛位于非洲西海岸,以此画个十字,规定三个区间为非军事区,其实就是告诉英国人,帝国是为了夺取其在美洲的殖民地,而不是要威胁其本土。事实上,帝国不仅不想威胁其本土,还担心因为与英国作战,消耗了其太多军事力量,减弱了大同盟的军事实力,导致法国在欧洲一家独大。
当然,划定交战区域,也是为了保证帝国商人在非军事区内和平贸易的权力。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报复。
这是小孩子都能看出来的意图,不要说大议长海因修斯了,他也立刻明白了为什么威廉三世隐瞒了这个附件。相信任何得知这些条款的尼德兰三级议会议员都不会支持向中国宣战,哦,不对,可能还会有人支持,是上尼德兰两个贫穷省,那是国王的基本盘。
唇亡齿寒的道理,海因修斯是认可的,可鼻毛被拔了关我门牙什么事?
“马克,你认为呢?”海因修斯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问向了自己的政治盟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