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一一 一网成擒(4/5)
哈桑负隅顽抗,以要公平审判的名义要求拘押在本地执法机构,但这是不可能的,哈资寺已经不仅是特设法庭,也是宪兵管控的监狱和治安办,一切的查案、审理和问罪都会在这里进行,就是要做给二仙桥所有人看。
或许哈桑不会招供,因为他必死无疑,但哈桑的手下有很多人还有生机,他的合作伙伴更是想脱罪,因此整个犯罪网络很快被查清楚,苏日安入驻二仙桥哈资寺,就抓了七百多人,当宗教的外衣被扯下,暴力带来的恐吓被驱散,哈桑和他的手下只剩下罪恶,就连普通的商贩、劳工都开始揭发、举报的时候,这个罪恶的国度就只剩下了覆灭。
而被摧毁的不仅是哈桑的犯罪网络,还有二仙桥地区非法移民的依靠,等到一盘散沙的时候,非法移民问题也就要解决了。
但二仙桥地区只是一个开始,在证明了这种模式有用之后,苏日安立刻安排人进驻其他城区,问罪所有的非法移民头目,摧毁他们的组织体系。
当控制局面后,苏日安立刻派人严查槟城及周边的工坊、种植园和商业场所,严禁使用非法劳工,要么为劳工提供担保,让其成为合法的外籍劳工,要么就立刻解聘,同时要求大槟城地区戒严,治安官和宪兵上街严查身份证件,鼓励百姓举报非法移民。
这些办法都是堵,除此之外也有疏,邀请来自西津、苏伊士地区的劳务公司招募员工,并且向非法移民介绍前往印度、非洲的情况信息,一开始,这些非法移民不想离开生活许久的故地,而大部分的工商业主和农场主不愿意为其担保,所以导致了非法移民大批量失业,失去的非法移民不免要冒险工作或者从事犯罪活动,一旦被捕直接就会被送往东非殖民地。
眼见已经别无选择,非法移民们只能选择离开,接受安排。
自行返回母国、成为西津和苏伊士的外籍劳工或者前往殖民地,不论是哪一点,槟城地区都会为其安排船只,一应支出由槟城或者西津地区负责。
对付非法移民是对外,要强调方式方法软硬兼施,但对付官僚体系内的渎职人员及所谓的民意代表时,就要行雷霆手段了,因为处理非法移民问题得当,地方政府重新获得了支持,很多事就不用那么忌惮了。
李君威则是在雨过天晴的七月来到了槟城的大学区,这里有大大小小十几所大学,从国立到地方大学,再到私营学院,军队学院和警务学院,应有尽有,这里聚集着槟城乃至整个南洋最朝气蓬勃的一群人,他们同样参与了民乱,也是最愿意表达声音的一群人。
国立和地方的大学最为气派,因为他们很有钱,帝国在建立这些大学的时候同时把周围甚至很多无主的荒地交由这些大学看管,每个公办的大学都是本地的大地主,这些国有资产土地不允许买卖,但是可以租赁,也因此这些大学都很有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