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四四 大陆桥计划(3/5)
这就是与各行省一样的待遇的基层组织,但在过去很多年里,各绥靖区只有外来移民和商贾才有这个资格,所有进入扎萨克人,无论国族还是少数族裔,都必须承担军事责任,当然,各绥靖区也有一定的变通,那就是以国族、朝鲜族裔等农耕文明族裔为主的扎萨克组建生产扎萨克,他们缴纳税款和粮食,承担部分军械分摊,但也要参与到军事后勤之中来。
新的‘治政扎萨克’直接一步到位,允许各边疆区内出现民户,也允许军户变成民户,民户不用承担军事义务,而军户则不用承担税收义务,但也不仅仅如此,即便是生产扎萨克,一直以来也是受到控制的,不允许自由迁徙,而治政扎萨克的成立就是让远疆区的民户们自由迁移起来。
新的政策得到了各边疆区镇守将军和驻疆大臣的默许,原因很简单,这并不损害大家的利益,当然,治政扎萨克把北疆区域排斥在了外面,因为人口一旦流动起来,不会有人向北迁移的,后来北疆区也进行了一定松动,那就是本区域内可以流动,目的就是把内陆地区的百姓往西调遣,前往西西伯利亚地区进行建设。
而内疆、西疆和远疆各自有核心区域,分别是漠南、河中之地和南俄一带,这也是各边疆区的重点区域。
但李君威不仅给各边疆区好处,也不仅切割他们的肉,而且还给了他们目标,当各远疆区的镇守将军和驻疆大臣以及重要的绥靖将军到齐了之后,李君威展示了帝国理藩院一个新的战略计划——大陆桥计划。
与会的官员要么上过学堂,要么对帝国历史有着充分的了解,他们敏锐的发现,这个所谓的大陆桥计划似乎丝绸之路的加强版。
大陆桥计划有四个核心点,京津、西安、伊犁和西津。几条漫长的线路串联起来大陆方向的重要节点和富庶区域,第一条线出山海关之后进入关外,贯穿了所有的关外绥靖区,进入了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库尔茨克城。而这只是一条分线路。
干线分别从京津和西安出发,京津线出长城,入漠南,进漠北,西越天山进入伊犁,而西安线穿过河西走廊,进入关西,汇入了伊犁,这也是帝国西进扩张的路线,而在伊犁再次分成了三条线,一路北上进入了北疆区的核心城市平北城,然后顺着鄂毕河的水道进入西西伯利亚地区。
一路下费尔干纳,贯穿了整个河中之地。而中间一条穿过了哈萨克的阿斯塔纳、穿过乌拉尔河、靖远城抵达了西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